山東省惠民縣食用菌產業堅持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加大了食用菌科研和新品種選育推廣力度,提升了食用菌產品品質,增加了市場競爭力。
時下,在山東惠民齊發果蔬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大棚里的香菇長勢喜人,標準化的生產加上物聯網技術的革新,使食用菌具有良好的生長環境,品質明顯提升。
山東惠民齊發果蔬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元元說:“我們園區有146個出菇棚,全部安裝了物聯網系統,實現了通過手機終端控制生產的各個環節。”
物聯網控制系統,一年四季溫度濕度都可自動調控,使溫室內環境趨于理想水平。眼下,食用菌的采收達到旺季,挑選、采摘、入筐,食用菌的質量得到了提升,訂單量也逐步增加。
“現在是香菇的采收旺季,今年的銷售價格還算穩定,我們整個園區的年產量在2000噸左右,主要向往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整個園區的訂單率達到了80%以上,實現了穩產穩銷。”吳元元說。
企業要發展,科技是關鍵,2021年6月,齊發果蔬公司在穩定生產香菇的基礎上,與四川農科院簽訂了獨家引進合作協議,培育生產食用菌新品種粉耳一號,粉耳比普通木耳蛋白質高26.2,氨基酸高29.3,科技成果的轉化為企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這半年的時間里,我們完成了實驗室內菌種擴繁及出耳實驗,初步掌握了粉耳的管理技術,2022年春季,計劃大規模菌種種植銷售,未來我們會根據市場的需求,與更多的院校合作,引進更多的新品種。”山東惠民齊發果蔬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廠長楊夫強說。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創新和科研成果的轉化,惠民縣食用菌品種呈現多樣化。惠民縣食用菌種植面積達995萬平方米,年產量16.8萬噸,種植品種主要以香菇,平菇,銀耳,黑木耳等20種品種,其中,香菇產量在全省排列首位。
“惠民縣食用菌的發展正處于一個健康穩定的發展狀態中。我們縣將以提質增效為目標,重點依托國家食用菌菌種改良中心李玉院士食用菌服務站等科研機構,培育加強香菇科研,逐步擴大玉木耳、粉木耳種植規模,鼓勵現有齊發、春生等食用菌企業,鼓勵發展菌包專業生產、農戶分散出菇的生產模式,逐步擴大生產規模,密布產業鏈,拉長產業鏈,促進我縣的食用菌產業生產規模化、標準化,經營產業化,產品銷售品牌化,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惠民縣農業農村局蔬菜果業技術指導股股長李東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