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簡介:
本技術通過將培養好后的菌包覆土種植于大棚中或種植于大棚的多層棚架中,通過控制大棚通風、透氣,調節溫度、濕度等,創造適合黑皮雞樅生長的環境,有效延長種植期和收獲期,提高黑皮雞樅菌的生物轉化率和商品性狀,提升種植效益。相較于室內栽培,本技術能源消耗少,人工成本低。
技術要點:
1.栽培環境及場地:黑皮雞樅栽培環境應選擇通風良好、水源方便的場地,要求周圍1000米內無專業禽畜舍、垃圾場、污水或其它污染源。出菇場地應保溫、保濕、通風、水源清潔無污染。
2.栽培季節:在廣州可以選擇春栽或者秋栽兩種方式,黑皮雞屬中高溫型食用菌,春栽可選擇上年12月-當年1月制做菌包,3-4月進入出菇管理階段。秋栽可選擇7-8月制做菌包,9-10月進入出菇管理。
3.覆土栽培:提前將沙性土壤準備好,要求土質松軟干凈。將菌絲長滿且后熟過的菌包薄膜剝掉,將菌棒整齊擺放在床架上,菌棒可橫放也可豎放,擺放整齊后,將菌棒表面覆土,覆土2-3厘米 為宜。菌棒覆土后需要一次性澆透水,使菌棒吸水充足,菌絲恢復活力,相隔7-8天左右待覆土層表面微微干燥后再澆二次水,為出菇做好準備。
4.出菇管理:在菇棚溫度在20-28℃范圍內,子實體結實,顏色黑,此時子實體發生數量較多,產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