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南方黑木耳袋料栽培技術


    【發布日期】:2010-07-14

           黑木耳是一種傳統的著名食用菌,市場前景廣闊。現將黑木耳在南方的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品種選擇要選子實體片大、肉厚,腹面黑亮、背面灰色絨毛狀,口感脆而不硬,適宜袋料栽培的品種。適合南方袋料栽培的品種有29、958、139、雜交22、滬耳3號、Au5等。
           2.栽培期確定黑木耳耐寒怕熱,屬中溫型真菌。遇高溫易流耳,是南方栽培黑木耳的一大難題。黑木耳子實體生長最適宜的日平均氣溫為15~20℃,在這一溫度范圍內子實體生長速度適中,每潮生長期40天左右,且產量高質量好。因此,南方適宜推廣秋季栽培黑木耳。秋栽既可確保各潮子實體有足夠的生長時間,又可防止高溫流耳。具體栽培期:海拔500米以上地區,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制作生產菌筒,10月下旬開始出耳,至來年4月底采收結束;海拔300~500米地區,亦可栽培,但子實體生長時間相對較短,潮次減少,單產相對降低。春栽子實體生長期太短,潮數少,單產低,且子實體生長后期常遇高溫,易流耳,不宜春栽。
            3.配方選擇目前栽培成功的配方有:①木屑83%~86%,麩皮12%~15%,碳酸鈣2%,含水量55%,pH5.5;②木屑80%~83%,麩皮15%~18%,碳酸鈣2%,含水量55%,pH5.5。氣溫相對高時可選擇配方①,反之選擇配方②。
            4.菌筒制作選規格為13.5×60厘米的聚乙烯料袋。裝袋、滅菌、接種、消毒按常規方法。秋栽黑木耳接種時間一般在9月中下旬,此時氣溫仍然較高,接種時易受雜菌污染。因此,防止污染是黑木耳栽培的重要環節。首先要選擇全瓶(袋)菌絲潔白、均勻,有木屑清香味,沒有淡黑色原基,生長健壯的栽培種;其次接種時一定要做好菌種瓶(袋)表面和接種室的消毒。接菌量要相對多一些。
            接種后7天內室溫控制在27~28℃,菌絲迅速成活定植,7天后,室溫控制在24~25℃。為減少二次感染,前期盡量不要翻袋。一般40~45天菌絲走滿袋。由于黑木耳菌絲體見光刺激后易形成原基,因此菌絲體培養期間要求培養室黑暗。
             5.出耳管理先要選水源充足、通風向陽的地塊建棚,棚內搭培養架。當菌絲走滿筒時,將菌筒搬入棚內,排上培養架,讓菌絲恢復2~3天后開穴。穴間距5~6厘米。開穴時用鋒利刀片將薄膜割約1厘米的“/”型刀口。一般每袋開24穴,開穴后噴水蓋薄膜保濕催蕾。應避免高溫時開穴催蕾。
            黑木耳是好氧、喜濕、耐寒性菌類。開穴后空間相對濕度保持90%以上。經15天,大量耳芽即可形成。開耳形成后要加大通風量,每天3~4次,每次1小時,在保證相對濕度90%以上條件下,可以全天通風。通風時結合噴水,噴水要均勻周到。因為通風不良和濕度不均勻均會不展片,形成雞爪耳而失去商品價值。陰雨天可掀開薄膜淋雨。在適宜溫度下,連續淋雨水,耳片會快速長大,開片好。碰上10℃以下陰冷天氣要蓋膜保溫保濕。高溫高濕易引起流耳,因此,日平均氣溫超過21℃時更要加強通風,早晚噴少量水或不噴水。
              6.采收與加工耳片充分展開,變軟,腹面出現白粉層(孢子粉)時停水1~2天后采收。采收時要留下少量耳芽,以利第2潮出耳,一般可收3潮。采收后要將耳基雜質清理干凈,掰成小朵,曬干或烘干。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泽县| 渝北区| 罗田县| 明溪县| 乌兰县| 望都县| 怀柔区| 郎溪县| 五原县| 中牟县| 锡林浩特市| 辽源市| 教育| 孝感市| 林口县| 简阳市| 瑞昌市| 乌鲁木齐县| 玉树县| 嵊泗县| 达孜县| 清徐县| 祁东县| 和硕县| 南和县| 方城县| 炉霍县| 福海县| 彩票| 屯留县| 类乌齐县| 洮南市| 丰宁| 华池县| 江达县| 揭西县| 丹江口市| 蚌埠市| 微博| 汤阴县| 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