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竹蓀粘菌病病害的發生及其防治技術


    【發布日期】:2014-08-07  【來源】:中國農藥第一網
      2、培養料感染細菌 粘菌是雜食性的生物,細菌、有機質、食用菌的菌絲片斷和孢子等都是粘菌的營養源,特別是細菌更是粘菌的良好食物。如果竹蓀培養料或竹蓀菌蕾被細菌感染,就極易發生粘菌病。
      3、土壤或水源、空氣帶有粘菌。
      四、防治技術:粘菌的防治工作與農作物病害防治一樣,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
      1、使用無污染、生活力強的高質量菌種。菌種使用前要認真檢查,對棉花塞染菌、有異味或太干、太濕、太老的菌種都不宜使用。
      2、注意田塊選擇和提前翻曬、殺菌。要選擇向陽、通風、土壤肥沃和易排水的田塊作為竹蓀栽培地,并要提前20~30天清除田塊的稻草根翻犁成畦暴曬。畦田四周要清溝排水,溝要清寬、挖深,不使雨水淤積。在栽培前的7~10天里用敵敵畏和多菌靈1:500倍噴灑及每666m2撒25kg石灰殺蟲、殺菌;在整畦播料的前1天,按上述藥物再進行一次殺蟲、殺菌。
      3、培養料處理。栽培竹蓀的原料如木屑、竹屑、菌草、廢菌料等必須充分曬干。在下料栽培時,把這些原料放入水池內浸泡24~36小時和堆漚發酵5~7天,浸泡或堆漚時在水中或料中加入0.3%~0.5%石灰和1:500倍的多菌靈殺菌。浸泡時加入2%~3%漂白粉。
      4、加強畦床管理。竹蓀下料播種時要選晴天,播種覆土后畦面撒些竹葉或鋪蓋稻草,并插上拱型竹片,遮蓋薄膜保溫、保濕、防雨;菇棚四周遮陽物不宜圍的過厚、過密,要易于通風;畦溝不應有雨水淤積,畦土濕度保持在20%~25%,空氣相對濕度達80%~90%,光照達600~800Lx。
      5、發病后的處理。竹蓀畦床一旦發生粘菌要停止噴水,加大菇棚光照和通風。同時清掉發病處的培養料和壤土,稍微清寬些,并在清理處撒上石灰和噴灑殺菌劑。在發病初期可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硫酸銅1:500倍和100~200國際單位鏈霉素或含有效氯150mg/L的漂白粉連續噴灑3~4次。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莎车县| 乌兰县| 平凉市| 衡阳县| 玉门市| 白银市| 于田县| 绿春县| 重庆市| 南平市| 宽城| 封开县| 宁安市| 佛冈县| 彭阳县| 个旧市| 巴彦淖尔市| 临西县| 东乡县| 治多县| 前郭尔| 离岛区| 鄂托克旗| 中牟县| 修文县| 杭锦后旗| 乌兰浩特市| 东平县| 平顶山市| 宜丰县| 浦东新区| 杭锦后旗| 小金县| 武义县| 闽清县| 双江| 临武县| 什邡市| 即墨市| 福泉市|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