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產品已實現生產現代化
“分清冬蟲夏草生物物種屬性及其在生物等級分類系統中的位置,是中藥材現代化的首要目標”,中國科學院院士魏江春表示,研究證實,冬蟲夏草就是冬蟲夏草菌,是以蝙蝠蛾幼蟲為食物(培養基)而生長的一種真菌,而中國被毛孢是冬蟲夏草菌的無性階段。“目前國內已有企業在工廠化條件下,成功通過中國被毛孢菌種種植出與天然冬蟲夏草一樣的冬蟲夏草,”魏江春認為,這也意味著冬蟲夏草的工廠化生產已經實現。
人工種植的蟲草能否完全替代野生冬蟲夏草?目前學界對此尚存爭議。
“人工培育的冬蟲夏草和野生的冬蟲夏草在功能上有共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別,”貴州大學農學院教授梁宗琦認為,在自然界生長、成熟的冬蟲夏草是多種真菌共存共生的統一微生態系統,其中多種真菌所派生的所有化學成分是中藥冬蟲夏草藥理藥效的基礎。
除了人工種植冬蟲夏草外,還有不少企業利用菌絲發酵技術,在培養罐內生產冬蟲夏草菌絲并制成相關產品。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戴如琴說:“中國被毛孢、蝙蝠蛾擬青霉等都是從野生冬蟲夏草中分離出來的不同菌種,以此制成的藥品也不同。”
“冬蟲夏草這塊‘牌子’不是‘萬金油’,不是說產品所用的菌種是從冬蟲夏草中分離出來的,就代表產品一定好用,”江西國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鐘承贊認為,相關藥企不應一味在市場宣傳中強調產品來自冬蟲夏草,應更重視藥品質量是否可控,臨床效果是否安全有效。
蟲草種類多 使用需謹慎
據了解,我國的蟲草產業涉及冬蟲夏草、蛹蟲草、蟬花等,由于都被混淆稱作“蟲草”,容易導致公眾的錯誤認識和使用。“雖然中醫醫生在開處方時可能會把‘冬蟲夏草’簡寫為‘蟲草’,但是冬蟲夏草不等同于蟲草屬。不同蟲草屬真菌的藥理藥性不同,要區別使用,”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原副所長胡世林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說。
經過為期三天的會議,與會專家認為,未來應促進各學科間的相互交流,促進學術界與產業界以及監管部門的互動溝通,有效融合“產、學、管”三方,求同存異,規范發展蟲草行業,更好地利用蟲草資源提升人民生活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