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5月貴陽舉辦的“眾興菌業·2025年第五屆全國蟲草大會”上,揚州大學李熠副教授作了題為冬蟲夏草產地溯源的報告,介紹了三種冬蟲夏草產地溯源方法。
冬蟲夏草作為一種名貴的藥用真菌,因其獨特的生物活性和藥用價值而備受關注。然而,市場上冬蟲夏草品質參差不齊,產地來源復雜,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李熠副教授指出,冬蟲夏草不同產地的品質差異顯著,價格也相差懸殊,因此準確溯源對于保障消費者權益、促進產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為了實現冬蟲夏草的精準產地溯源,李熠副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董彩虹研究員團隊合作,主要采用了三種方法:基于礦質元素的產地溯源、基于非靶代謝組的產地溯源以及基于DNA條形碼的產地溯源。基于礦質元素的產地溯源方法,通過分析冬蟲夏草中十多種礦質元素的含量,結合PCA主成分分析和OPLS-DA模型,成功將不同產地的冬蟲夏草進行了區分,準確率高達90.48%。基于非靶代謝組的產地溯源方法,則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聯用技術,分析了冬蟲夏草的代謝組分,并通過OPLS-DA模型篩選出具有顯著差異的代謝物作為產地標記,實現了100%的區分率。而基于DNA條形碼的產地溯源方法,通過采集青藏高原地區75個縣的215份冬蟲夏草樣品,進行ITS和CO1基因序列分析,劃分出了99個單倍型,從而實現了對冬蟲夏草產地的精準區分。李熠副教授表示,DNA條形碼技術提供了一種高效、準確的產地溯源手段,有助于保護消費者權益和打擊假冒偽劣產品。
通過系統研究,李熠副教授表示,冬蟲夏草的產地與其礦質元素含量、代謝組分以及DNA條形碼均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不僅為產地溯源提供了科學依據,也揭示了不同產地冬蟲夏草在品質上的差異。例如,那曲地區的冬蟲夏草在礦質元素含量和代謝組分上均表現出獨特的特征,這與其優越的生長環境密切相關。
李熠副教授指出,這項研究不僅為冬蟲夏草的產地溯源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手段,也為冬蟲夏草的品質評價和資源保護提供了重要參考。同時,該研究還為其他藥用真菌的產地溯源和品質評價提供了借鑒和參考。未來,研究團隊將繼續深化冬蟲夏草產地溯源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推動冬蟲夏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他們也呼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力度,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保護消費者權益和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