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黑木耳產業迎來了新的生產季。當前,東北黑木耳春季大棚栽培處于菌包刺孔、催芽、吊袋階段,正是影響黑木耳產量和品質的關鍵時期。針對當前黑木耳栽培生產特點,中國食用菌協會黑木耳分會聯合東寧市食用菌協會研究提出東北地區黑木耳春季栽培管理技術注意事項。
(一)刺孔管理
待菌包按壓有彈性,袋料充分貼合,菌絲復壯變白后進行刺孔。注意事項:刺孔數量不宜過多,180±20個為宜,及時挑出雜菌菌包防止刺孔感染正常菌包。
(二)菌絲恢復
將刺好孔的菌包碼好垛,菌包上加蓋塑料和草簾,增濕保溫,濕度控制在80%-85%,菌包溫度控制在15℃-28℃,每天通風1次-2次,每次30 min,4-5天倒垛一次。注意事項:控制空氣相對濕度,濕度偏低造成芽口過干,導致菌絲恢復和原基發生效果差;避免形成高溫高濕環境增加染雜風險,注意通風管理。
(三)吊袋
刺孔處菌絲封口且出現“黑眼圈”,木耳菌包即可吊袋。注意事項:吊袋時保證菌包上下對齊,防止后期菌包澆水不均勻。
(四)催芽
吊袋后3-4天不澆水,待菌絲恢復,菌包變白,袋料充分貼合后即可澆水,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以上。注意事項:此階段要保溫、保濕、輕通風,適當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刺激耳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