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玉米套種茶薪菇栽培技術


    【發布日期】:2010-09-02  【來源】:農博網

      茶薪菇是一種稀有珍貴美味食用菌,在玉米地里套種茶薪菇既可以滿足臨近城市的菜籃子工程又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使兩種作物做到優勢互補,每667平方米可產茶薪菇5000~6000公斤,667平方米效益可達到3500余元,主要栽培技術如下:
       1、選擇土地平坦,背風向陽,水源便利的地塊,適宜套種的玉米田。
      2、栽培季節。滿足茶薪菇菌絲生長溫度10℃~35℃,最適溫度22℃~27℃;子實體形成及生長溫度16℃~32℃,最適溫度20℃~28℃的要求。原料配方配方1:木屑72%,麥麩25%,石膏1%,糖1%,過磷酸鈣0.5%,石灰0.5%;配方2:棉籽殼78%,麥麩20%,石膏1%,糖0.5%,石灰0.5%;配方3:木屑38%,稻草粉(玉米芯)37%,麥麩23%,石膏1%,過磷酸鈣0.5%,石灰0.5%。菌袋制作采用規格17厘米×33厘米×0.05厘米的聚丙烯袋裝料。原料混合拌勻,含水量60%~62%,PH值6~6.5。培養料填入袋高18厘米(每袋約裝干料450克),套上頸圈,塞上棉塞。常壓滅菌結束冷卻到30℃以下,在接種箱操作接種,每瓶原種擴接25~30袋,然后置于陰涼、干燥、清潔通風的培養室養菌,菌絲長滿袋通常需要40~50天。一級種在10月初制種,二級種在11月5日完成,均培養25~30天,三級種在轉年1月5日制種。
      3、菇床的制作。玉米地在冬前進行旋耕鋤草,灌凍水。第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進行菇床的制作,在玉米地里做菇房,其規格為寬60厘米,深10~15厘米,兩側留有100厘米左右走道。菇床長度和方向視地塊而定。
      4、在播種前對生產種進行挑選,淘汰污染菌袋,將合格的菌袋用刀片劃開,去掉老化菌皮,而后粉碎,以備播種。將培養料按一定的比例配比,經過發酵,發酵后看到有白色的放線狀菌絲就可以了。將培養料在菇床上鋪料。鋪料前用石灰對菇床進行消毒,用敵百蟲藥噴灑防治螻蛄等地下蟲害,再鋪好地膜,進行鋪料播種,菌料厚度為9~10厘米,拍實后菌料厚度達7厘米,菇床面成龜背狀,中間高出兩側1厘米。覆膜上土培養,在菇床面每隔10~15厘米放一把消毒稻草把,與斜放稻草把垂直放一把龍骨草把,每隔50厘米放置一把通風草把。最后把菇床兩側地膜覆蓋在床面上,膜上覆土,土層厚度3~4厘米,培養35天。
      5、通風、支拱蓋簾。
      培養35天后,培養料變成白色,應選無風陰天或每天早晚進行通風,同時進行支拱蓋簾,每延米插3根拱條,拱高35厘米。
      6、出菇管理。當菌絲長滿料,從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料面分泌黃水,呈現褐色斑塊,接著長出小菇蕾。經過10~15天管理,子實體生長八分成熟時即可采收。
      7、采收。從菇蕾到采收,一般需要5~7天。當菌蓋呈半球形,菌環尚未脫離菌蓋時就要采收。采收二潮菇后料已偏干一般每隔15天噴水一次,二潮菇可以大量補水,使基料含水量保持在55%~60%,水分滿足出菇后料已偏干,要求,一般可采收3~4次,每450克可收干菇40~50克。
      8、防菇床感染。對于菇床被感染的部位,要及時清除,雜菌斑可用小勺起出,在雜菌斑大而深時,要整體切除菌料,清除完畢后,用白灰或克菌靈進行噴灑消毒,防止擴展。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霍林郭勒市| 怀集县| 吉首市| 榕江县| 乌什县| 阿克陶县| 堆龙德庆县| 朝阳市| 正阳县| 涟源市| 出国| 祁阳县| 五原县| 浏阳市| 深泽县| 炎陵县| 绥阳县| 松江区| 郯城县| 林周县| 斗六市| 鞍山市| 钦州市| 东乌| 陵川县| 五台县| 光泽县| 江山市| 延吉市| 诸城市| 龙岩市| 游戏| 壶关县| 桃园县| 吉隆县| 漯河市| 喀喇| 新泰市| 手游| 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