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菌物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學術研討會暨《菌物研究》第三屆編輯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吉林農業大學召開。吉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張殿鋒,中國工程院院士、《菌物研究》主編、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中國菌物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郭良棟,世界食用菌生物學與產品學會主席、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譚琦,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黃晨陽,中國菌物學會第六屆理事長、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成樹等來自全國各地的50余位編委和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吉林農業大學副校長孫文獻主持會議。
在大會上,中國菌物學會理事長郭良棟代表中國菌物學會對《菌物研究》第三屆編輯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祝賀。會議宣讀了《菌物研究》第三屆編輯委員會成立文件及編委名單,公布了第二屆編輯委員會榮譽編委和優秀編委名單,并進行了期刊工作匯報。
在隨后的聘任儀式上,吉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張殿鋒為李玉院士頒發了主編、主任委員聘書。李玉院士為第三屆編委代表頒發了編委聘書,并為第二屆優秀編委代表頒發了榮譽證書。
緊接著,《菌物研究》第三屆編輯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第三屆編輯委員會章程。與會編委圍繞期刊發展方向、辦刊模式創新及學術影響力提升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當日下午,菌物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學術研討會召開,陳雙林教授、趙瑞琳研究員、康冀川教授主持。研討會旨在促進菌物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加強學術交流,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吸引了近3000人次在線觀看。
貴州大學教授康冀川作了題為“子囊真菌的多樣性與分類學研究及其資源應用”的報告,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邊銀丙作了題為“我國食用菌產業創新發展方向與目標”的報告,上海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員鮑大鵬作了題為“食用菌產業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報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鋼作了題為“混源萜Clavilactone生物合成途徑解析及裸蓋菇素生物制造”的報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胡小平教授作了題為“小麥真菌病害的監測與預警”的報告,東北林業大學劉成偉教授作了題為“大型真菌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研究”的報告,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劉樸作了題為“中國網柄細胞狀黏菌研究進展”的報告。
本次會議由吉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吉林農業大學菌物學院、食藥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菌物學會、《菌物研究》編輯部聯合主辦,為菌物學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交流平臺,展示了我國在菌物基礎研究和產業應用方面的最新進展,對促進菌物學科發展和產學研結合具有積極意義。相信《菌物研究》期刊會在新一屆編委會的帶領下,繼續為推進菌物學研究發揮更大重要作用。
文章來源:吉林農業大學,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