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在寧夏銀川舉行的2025年寧夏東西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人才對接活動上,由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與寧夏農林科學院共建的寧夏食用菌資源與種質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牌。
根據共建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資源、科研與人才優勢,聚焦寧夏食用菌種質資源保護、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發,聯合開展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全力打造“產—學—研—教”全產業鏈體系。據悉,該研究中心實驗室配置菌種庫,固體、液體接種中試生產線,可實現菌種繁育、提純復壯、遺傳改良及規模化擴繁等功能,穩定保障優質菌種供應。
閩寧協作工作開展29年來,兩省區在食用菌、果蔬花卉、特色作物等農業科技領域的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其中,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累計在寧夏推廣新品種、新技術112項,支持建設的多個基地獲評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在食用菌產業方面,該院食用菌研究所成功篩選出適宜寧夏栽培的珍稀食用菌品種,攻克菌種保藏技術難題,填補了寧夏相關技術空白。其中“秀珍菇優良品種選育與栽培技術”項目榮獲第七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寧夏)優勝獎,為當地農戶撐起“菌菇致富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