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龍勝各族自治縣花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青翠的竹海之下,一朵朵肉厚柄短、傘蓋亮澤的靈芝悄然探出“腦袋”。村民們彎腰輕旋、連根采下,不到一刻鐘,背簍已沉甸甸。
保護區處在南嶺山地的西端,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范疇,森林覆蓋率為98.2%,具有森林保存完好且天然林占絕對優勢的特點。2023年,保護區試水林下經濟,首批鎖定靈芝與黃花倒水蓮。
同年,三門鎮花橋村村民、廣西龍勝三花綠資源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法人代表劉其強,研發出竹片捆扎基質種植靈芝技術:將毛竹劈片后捆扎成束,直接鋪于林下地表,竹片在濕潤環境中緩慢分解,既模擬靈芝野生環境生長介質,又替代傳統袋料或椴木,成本驟降60%以上。
“創新的竹片捆扎基質種植法,巧妙模仿了靈芝在野外腐朽竹木上生長的自然習性,相比傳統袋料或椴木,竹片這種原料更易得、成本更低廉。竹片富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更是靈芝的天然‘糧倉’。”劉其強介紹,新技術培育出的靈芝朵形飽滿,多糖和三萜含量均高于市場同類產品,一經上市便被藥材商“搶訂”。一年基質養地后,2024年保護區正式規模投產,經測產,平均畝產鮮靈芝150公斤,折合畝產值1.5萬元。
“近年來,花坪自然保護區篤行‘兩山’理念,把廣袤林蔭轉化為‘綠色銀行’:一邊迭代更低碳、更高效的新技術,一邊在物種庫中持續解鎖新可能。眼下,竹靈芝、黃花倒水蓮種植已率先成勢,保護區還將持續探索林下經濟種植可能性,為山區添綠、農民增富蹚出一條可持續、可復制、可期待的共富新路徑。”三門鎮副鎮長廖義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