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微生物學、農學和藥學等領域科技人員3年聯合攻關,由成都榮保生物科技公司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藥用靈芝研究與開發",取得重點大突破:首次發現新品種子實體和孢子粉中含有保肝活性最強的肌苷成分;發現子實體中重要的藥用成分——靈芝酸A和總三萜的含量是其它品種含量最高值的2倍以上;解決了藥用靈芝在野生變家種過程中的退化問題。今年5月,該靈芝新品種“榮保靈芝1號”菌種和相關研究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
靈芝被稱為"仙草",藥用歷史已達3000多年,是我國中醫藥寶庫中的珍品。現代藥理學和臨床研究證明,靈芝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抗腫瘤、鎮靜安神、調節血脂 、抗血栓、抗衰老、促進新陳代謝等功效。但長期以來,由于科枝水平的限制,靈芝菌種在栽培過程中極易發生逐代退化現象,表現為有效成分含量逐代減少,保健和藥用效果越來越不顯著,致使靈芝藥用開發相對滯后。2009年8月,四川農業大學微生物學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陳強教授等人,從四川廣元、雅安、峨嵋等地采集野生靈芝5份,經分離純化、生長培育,最終篩選出一株采自四川省蒼溪縣具有較好應用前景的靈芝菌種,進行選育。隨后又與成都榮保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對該靈芝菌種進行規模化育種和栽培實驗。 2011年5月,這一靈芝新品種,被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命名為“榮保靈芝1號”,并被列入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藥用靈芝新品種的選育及GAP生產示范),同時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的支持。科技人員通過優選最佳母種培養基PDA加富培養基,優化栽培環境和生長條件,科學管理,使這一靈芝新品種優化選育取得實破性進展。經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何正有副研究員和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蔣學華教授,對近3年栽培的“榮保靈芝1號”新品種靈芝子實體和孢子粉的藥用研究后發現,“榮保靈芝1號”含有其它栽培品種中沒有的保肝活性最強的肌苷成分,肌苷在子實體中的含量達到0.2%左右,且連續三代基本穩定。其次,對“榮保靈芝1號”連續3代樣本進行分析后發現,靈芝酸A和總三萜的含量分別為0.40~0.68%和1.1~1.9%,是國內外文獻報道的最高值的2倍,并以每代20%左右的速度遞增,并沒有退化現象。解決了長期以來,我國靈芝栽培品種退化問題。
“榮保靈芝1號”的選育成功,標志著我國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靈芝菌種新品種選育及其規模化栽培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時也為我國靈芝藥用價值與保健價值的深入開發推廣應用,開辟了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