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縣結合縣情大力開發食用菌特色菜肴,促進了食用菌飲食的進一步發展,2004年被評定為“福建省食用菌美食名城”。現在,古田食用菌菜系成為了閩菜中一朵閃亮耀眼的奇葩。
古田縣是全國著名的食用菌之鄉,經過三十多年的實踐探索在全國首創了銀耳、香菇、竹蓀等三十多種食用菌人工規模栽培。2004年,各類食用菌鮮品總產量達31.6萬噸,產值7.7億元,其中銀耳產量占全國銀耳產量的95%以上,占全世界銀耳產量的90%,食用菌已經成為該縣的一大支柱產業。這些美味可口、營養豐富、強身健體的食用菌資源,為餐飲業開發食用菌特色美食菜肴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在提倡綠色消費為主旋律的今天有著現實的意義,也迎合了飲食流行的節拍,更讓這些原為“皇宮貢品”的珍稀食用菌,走上了尋常百姓的餐桌,成為大眾化的保健食品。
據了解,1993年古田縣派員參加第三屆全國烹飪技術比賽,制作的“僑鄉桂花魚”和食用菌菜肴“百花竹蓀”獲得銀牌菜;2002年9月,我縣成功舉辦了“首屆全國食用菌美食節”;2003年10月,熊書勝師傅赴京參加全國食用菌烹飪大賽,食用菌菜肴“山海歡笑”獲得金牌菜;2004年,第十四屆中國廚師節上,古田縣推出 的兩道食用菌菜肴“極品鮑魚菇”和“鮮菊觀井”同時獲得金牌菜,得到業內專家的廣泛關注和好評,餐飲業向社會型、多樣化、專業型的方向發展。2004年4月縣烹飪協會掛牌成立,開始著手爭創“福建食用菌美食名城”的工作,通過名城創建,借以帶動食用菌產業的發展。2004年12月,在該縣舉辦中國食用菌產業高峰論壇暨首屆全國食用菌節期間,縣烹飪協會又成功舉辦了聲勢浩大的第二屆食用菌美食節,省烹飪協會組織的專家評委從中認定了“蝶戀百靈菇”等20道精品菜肴為“福建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