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菌菇資源循環生態鏈”一舉三得


    【發布日期】:2019-04-09  【來源】:農村大眾報
    【核心提示】:上海農科院科研人員檢測發現,在稻田里栽培大球蓋菇的菌渣還田后,表層土有機質百分含量大幅增長。林下種植大球蓋菇后的菌渣還林,6個月后土壤有機質百分含量增加了21.36%。
     QQ截圖20190409140528
      上海市崇明區港沿鎮上海齊茂糧食專業合作社的一片稻田,有200畝被神秘的塑料地膜覆蓋著。掀開地膜,里面是一片片白花花的菌絲。再過不久,一枚枚紅紅的大球蓋菇就會從田壟上星星點點地探出頭來。這種菌菇又叫赤松茸,個頭大概3-5厘米,吃起來肉質滑嫩、味道清香。
      仔細看,埋著菌種的泥土有點特別,土里混著黃色秸稈。抓一把,聞一聞,還有菌菇的清香。上海菇林源菌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青恩揭開了奧秘。原來,這是一種“大田模式”種植菌菇的方式,在同一塊地里輪流種植水稻和大球蓋菇,利用植物的生長規律打個“時間差”,同時將秸稈“廢物利用”。
      而在另一種“林下栽種模式”中,同樣也可以在樹林間挖溝,填入稻秸稈,隨后埋入菌種。在崇明區建設鎮的一片銀杏林中,筆者看到林間搭起了大棚,棚中土壤里摻雜了秸稈和顆粒狀的稻殼。由于溫度比稻田更高,這里的大球蓋菇在三月寒風中就已冒出了頭。
      不僅“空閑”的稻田和林下空間被重新利用,更神奇的是,在種菇過程中,秸稈會逐漸分解成有機質,修復土壤并提高肥力。利用這種菌渣種出的“菌稻”,據說口感又糯又甜。
      上海農科院科研人員檢測發現,在稻田里栽培大球蓋菇的菌渣還田后,表層土有機質百分含量大幅增長。林下種植大球蓋菇后的菌渣還林,6個月后土壤有機質百分含量增加了21.36%。
      以往,秸稈總被認為是“農林廢棄物”,大量秸稈無法處理,只能一燒了之,嚴重污染空氣。而現在,不僅秸稈有了好去處,還能修復土壤,水稻田也被充分利用增加了收益,可以說是“一舉三得”。據測算,一畝大球蓋菇會用到秸稈約15噸,每畝能產出2噸以上大球蓋菇。如今,崇明區大約已有2000多畝菌菇從稻田和林下長出,一條完整的“菌菇循環生態鏈”已逐漸形成,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關鍵詞: 上海 菌菇 生態循環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喀则市| 福清市| 莱阳市| 丹江口市| 泗洪县| 佛山市| 若羌县| 江城| 涞源县| 扎赉特旗| 湾仔区| 阳江市| 海晏县| 阳山县| 清流县| 隆德县| 柘荣县| 班戈县| 乐陵市| 时尚| 福贡县| 肇州县| 吴旗县| 桐庐县| 黔江区| 杭锦后旗| 新和县| 满洲里市| 青岛市| 来凤县| 崇信县| 巴马| 临猗县| 朝阳县| 滁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清新县| 宁晋县| 赤城县| 香港| 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