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廊下鎮新建成的草菇基地,看到現場設備正在進行最后的調試。據介紹,草菇的生長環境要求較高,為了提供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照等生長要素,基地高標準智能溫室里的每個大棚都配有專業控溫、加濕和光照等設備,工人只需通過手動操作就能一鍵開啟智能環境控制系統,使草菇獲得最佳的生長環境。
圖片
“草菇產品生長周期約15天至17天,我們配備了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和燈光,可以完全根據草菇的生長需求模擬它在自然界的生長環境,甚至創造出比自然界生長更好的環境。”沃勒亞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郭倩介紹說。
廊下鎮素有“蘑菇小鎮”的美譽,為了進一步豐富菌菇產業,去年以來,該鎮立足資源優勢,引進了草菇種植企業。該項目于2024年10月啟動建設,現已經全面竣工。基地建設工程總投資600萬元,占地面積約15畝,將建設20座現代化菇房,主要種植草菇及秀珍菇。投產后,項目一期草菇年產量約150噸,秀珍菇年產量約500噸,將不斷豐富廊下菌種,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