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實現了木耳的標準化生產,對木耳生產流程進行了數字化改造。可以說,你們現在看到的,是全國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木耳產線之一。”7月18日下午,記者隨“活力中國調研行”吉林省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這里,桃源小木耳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永芳說話間激情滿滿:“我們將工業4.0運用到了農業領域。”
從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到汪清縣,大車換小車,行駛兩個半小時,才一頭扎進這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主體保護區。全國聞名的汪清木耳,就在此處。
桃源小木耳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返鄉創業型企業。公司想利用汪清木耳的資源稟賦,做世界最好的有機木耳。
他們成功研發出一條從拌料、裝袋、滅菌到培養全程自動化的菌包加工生產線,可日產黑木耳三級菌棒15萬袋,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獲得國內專利30余項,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如今,走進桃源小木耳現代化農業產業園黑木耳三級菌包智能無人生產車間,智能拌料系統、智能裝袋窩口插棒系統、智能自動上下架機、智能無人AGV叉車、智能輸送線、智能高溫高壓滅菌柜、智能接菌機、智能防酸敗菌種制作設備等智能設備,都可以按照智能管理系統既定設置程序有序運行。上料、拌料、接菌、裝袋、成筐、運送、滅菌、培養、擺袋,這一整套生產流程全部實現了自動化,確保產品在嚴格的無菌環境下生產,避免細菌和雜質的污染,從而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和一致性,為實現黑木耳標準化生產奠定了基礎。
“一朵木耳承載著一個鄉村、一個地區的未來。”孫永芳說,他們用工業化思維重塑木耳養殖,就是要做出好產品,讓農民賣出好價格,也讓消費者吃到好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