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施泉葡萄專業合作社的葡萄園里,一叢叢黑皮雞樅菌破土而出,在綠意盎然的葡萄架下長勢喜人。
葡萄平棚架下的空間相對開闊,其濃密枝葉形成的天然遮陰環境,為食用菌生長提供了理想條件。在果林下栽培食用菌,不僅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單位產出,其收獲后的菌渣還田還可顯著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團粒結構。金山區農技中心積極試驗示范這一高效生態農業模式,力求實現“以果養菌、以菌促果”的良性循環。
據悉,這是區農技中心繼成功在葡萄林下、蟠桃林下試種大球蓋菇和雙孢蘑菇后,首次嘗試在葡萄林下種植高溫型菌菇品種。今年6月初,區農技中心在葡萄林下試種了3000包黑皮雞樅菌,取得了成功,這不僅拓寬了高溫季節果林下可種植的食用菌品種選擇,也為未來根據不同季節搭配種植不同食用菌品種、實現經濟果林下食用菌的周年化生產奠定了基礎,為后續向區內種植戶推廣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此舉也進一步拓展了“果-菌”立體種植模式,豐富林下經濟作物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