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江山市食用菌辦公室經常有人來咨詢關于工廠化栽培江山白菇的有關情況,經過我們對工廠化栽培所需設備條件、技術要求、投資規模、市場情況作了簡單介紹后,他們都說這是好項目,準備投資。
工廠化栽培食用菌在我國有較曲折的歷史,直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臺灣地區引進日本生產模式,生產規模才不斷擴大,栽培技術日臻成熟。近年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先后建起大規模的工廠化栽培廠房,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江山市從2000年開始探索工廠化栽培江山白菇,先是李峰在大陳鄉大唐村熔洞簡單設施栽培,雖然不很成功,但積累了一定的經驗。2004年在花園崗江山市食用菌科技示范園區,范建強等三人投資20多萬元興建三臺機組、日產300斤鮮菇的生產線,經過一年的努力,已能正常生產,每天鮮菇基本保持300斤。
現在,江山市已建有四處工廠化栽培江山白菇廠房,長臺鎮黃彤根已建成七臺機組、日產鮮菇700斤的生產線,現已投入使用;何家山鄉楊建文八臺機組、日產鮮菇850斤的生產線也將完工;清湖鎮的周國才等也在籌備中,準備投資和有意向的就更多。工廠化栽培已是全市食用菌產業的又一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