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平泉縣委、縣政府充分利用本地氣候和生態資源優勢,把人工栽培食用菌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來抓,30余年不懈打造一個品牌產業,堅持“質量立菌、科技興菌、龍頭強菌、市場活菌、文化旺菌”發展戰略,推動平泉市食用菌產業發展。
截止2015年,已發展中國北方錯季香菇,正季滑子菇、雙孢菇、平菇、黑木耳、靈芝,周年化杏鮑菇、北蟲草等8個主栽品種,有3.5萬戶農民投入該產業,栽培面積5.5萬畝,生產規模達到5億袋,產量50萬噸,培育壯大了森源、潤隆、瀑河源等生產加工省級龍頭企業4家,市級龍頭企業4家,國外企業1家,年加工銷售能力達到10萬噸,產品主要以干、鮮、腌、凍、加工品5種形式銷往美國、日本、韓國、泰國、澳大利亞等國外12個國家、地區和國內23個大中城市,全縣共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億多元,累計實現52個貧困村出列,8萬貧困人口脫貧。從業人員達到10萬人,注冊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工商戶754家,建成菌種廠15家,擁有保鮮庫1200座、烘干設備1200余套。該產業鏈產值達50億元,為農民提供人均純收入達3400元,占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3%以上。
現在,食用菌已經成為全縣最具優勢特色、輻射帶動能力最強、農民從中受益最多、國內外影響最大的富民強縣支柱產業,輻射帶動周邊6個省區20余個市縣發展食用菌生產,已建成“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中華菌文化博覽中心和占地200畝的中國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場一處,“平泉香菇”、“平泉滑子菇”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并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全國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連續5年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國家級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贏得了“2016年度中國食用菌行業最具投資價值產地縣”殊榮。獲得了“中國食用菌之鄉”等80余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