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訪野生菌市場發現,野生菌價格一路走高,成為市民熱議的話題,不少消費者反映,今年野生菌價格明顯高于往年,部分品種甚至“價比肉貴”。記者采訪了市民及收購商,多角度了解野生菌價格的現狀與成因。
走進石屏縣東門農貿市場,野生菌無疑是這個季節當之無愧的“明星”產品,但也散發著“高冷”的氣息。各類野生菌被竹籃、小堆地分開放置,底下墊著新鮮的蕨葉,雖然量稍多,但也遠未到“豐盛”的地步。
市場交易并非人頭攢動,大肆搶購,顧客仔細觀看品相,反復向攤主詢問價格。由于價格高昂,許多市民購買量大幅縮減。據群眾反饋可能是今年降雨量大,地面潮濕,野生菌產量不多,菌農們撿來不容易,想吃還是會來買。
群眾許煥蘭說:“菌子少,特別是花腳菌像這一季往年很多,今年很少見。往年才11元至12元一斤,今年30元一斤。我比去年買得少,去年買了一千多元的,今年才買了幾百元的,比往年少一半。”
商家張春麗說:“往年這段時間可以收四五筐野生菌,現在才收了一筐,今年野生菌最貴,牛屎菌在龍朋鎮收來150至160元一公斤,往年才110至130元一公斤。”
當前野生菌市場供應偏緊,價格高位運行,消費行為從“飽口福”轉向“嘗鮮味”。據業內人士分析,今年野生菌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包括氣候因素導致的產量下降,以及消費者對高品質野生菌的需求持續增長加之運輸、儲存等環節成本上升,進一步推高了終端售價。
據了解,預計隨著氣候變化,野生菌產量或將逐步回升,價格也有望趨于穩定,但短期內高價態勢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