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四川竹蓀奶奶給“閨女”做好地理標志的“嫁衣”


    【發布日期】:2011-09-01  【來源】:中國質量報  【作者】:記者 龔志偉
      “您好,請問劉云夏局長在嗎?我是四川長寧縣6萬多戶群眾派來的代表,想為自己的產品申請地理標志保護這道‘護身符’。”近日,一位年近八旬而精神矍爍的老人,捧著自己一手培育的產品——長裙竹蓀及其相關資料,從數百公里以外風塵仆仆地趕到四川省質監局,言辭懇切地要求申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這位老人叫黃文培,在四川省長寧縣可謂家喻戶曉,她40年無怨無悔推廣長裙竹蓀人工栽培技術,帶動了當地6萬戶群眾脫貧致富,并先后當選為四川省“三八紅旗手”和宜賓市“十大杰出人物”。老人和長裙竹蓀的淵源,要從上世紀70年代說起。1972年,長寧竹蓀因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先后在尼克松和田中角榮訪華期間的國宴上嶄露頭角,一時間洛陽紙貴,但因其野生年產量僅僅100~150公斤,形成了“竹蓀等價黃金”的局面。此后,以黃文培為首的技術團隊,便踏上長達數十年的人工培育之路。
       1986年,第一株人工培育的長裙竹蓀問世,并一舉囊括亞太國際博覽會銀獎、巴蜀食品節金獎、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等國內外大獎。1995年,黃文培等人編寫的《四川省長裙竹蓀綜合技術標準》被批準為省級地方標準,為長裙竹蓀的標準化、產業化發展鋪平了道路。“中國竹蓀在四川,四川竹蓀在竹海。”目前,長寧縣已成為中國3大竹蓀生產基地之一,竹蓀成了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龍頭”產業。據悉,全縣常年制種能力達到1200多萬瓶,播種面積達700萬平方米,年產干竹蓀1萬噸,鮮竹蓀蛋近4000噸。年產10萬瓶以上的種植大戶達到12家,其中有2家規模達年產40萬瓶以上,已基本形成“農戶+基地+協會”的產銷模式,年產值達到2.5億元,年創利稅1.4億元,解決就業10萬余人。
      但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壯大,長裙竹蓀開始面臨新的“瓶頸”。由于部分農戶對標準化、產業化種植加工缺乏了解或尚不認可,粗放式的生產、加工導致產品質量良莠不齊;與此同時,市場上開始出現大量營養價值和口感都相去甚遠的假冒長裙竹蓀,這使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培養起來的具有良好品牌口碑的長裙竹蓀蒙上了一層陰影。為了讓長裙竹蓀品牌更加響亮,杜絕假冒產品充斥市場,黃文培堅定了長裙竹蓀申報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決心,并希望通過這個“敲門磚”,叫響長寧“中國長裙竹蓀之鄉”的口號。
      黃文培表示,她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一手帶大的“閨女”——長裙竹蓀,能夠穿上地理標志的嫁衣,讓全縣農民都能擁有長裙竹蓀這把“金鑰匙”,從而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雖然黃文培牽頭的地標申報工作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甚至一度擱淺。但老人鍥而不舍的“狠勁”,感動了許多人,申報工作也得到了省、市、縣3級質監部門的鼎力支持。四川省質監局局長劉云夏已要求各級質監部門要不遺余力支持該項申報工作,在標準化、技術規范等方面加大幫扶力度,并積極爭取當地市、縣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長寧縣質監局已全力吹響長裙竹蓀地標申報“號角”,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并成立專門申報小組,目前各項申報工作正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力爭盡快讓長裙竹蓀披上屬于自己的美麗“嫁衣裳”。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原市| 杭锦后旗| 青海省| 惠安县| 柳州市| 仪陇县| 巴里| 巫山县| 沙田区| 海丰县| 车险| 图木舒克市| 宝丰县| 栾川县| 阿鲁科尔沁旗| 桦南县| 达州市| 郸城县| 永寿县| 陇南市| 当雄县| 临沂市| 庆城县| 莱西市| 凤翔县| 三原县| 射阳县| 柞水县| 炉霍县| 岳普湖县| 革吉县| 宜宾市| 华蓥市| 榆中县| 贵定县| 阆中市| 明溪县| 临沭县| 高陵县| 大理市|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