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駐站記者 李桂芝) “我今年3畝地的大棚食用菌,4個棚有一半是返季節的,從5月20日開始采摘,高峰時日收獲400公斤,現已收入10萬元,估計還能收入萬八的,一畝頂10多畝呀!”喀喇沁旗美林鎮旺業甸村村民龐福利,說起食用菌高興得合不攏嘴。食用菌已經成為富裕當地農民的支柱產業。
年初,喀喇沁旗將食用菌生產作為全旗24個專項推進項目之一,出臺了食用菌生產項目建設考核辦法,旗財政配套100萬元,用于支持發展食用菌生產,各鄉鎮分別以旗內外食用菌協會、菌種廠為依托,因地制宜,制定出臺優惠政策,調動了農民參與食用菌生產的積極性,有1596戶農民參與食用菌生產,形成了許多區域栽培,集約經營的專業小區。
美林和王爺府兩鎮是全旗食用菌生產起步早、發展速度快及生產總量多的鎮,今年美林鎮食用菌生產總量達381萬單位,產業輻射全鎮18個村,600多戶,形成了美林鎮設施食用菌專業種植區,占全旗生產總量的45.6%。王爺府鎮以黑山溝、砬子溝、三家、富裕地等重點村和生產大戶為重點,占全旗生產總量的14.5%。西橋鎮雷營子村依托河北平泉縣林盛菌業,新建集中連片食用菌小區150畝,生產總量一年實現108萬單位,形成了名副其實的專業村。全村有53戶農民參與小區建設,占農戶總數的37.8%。項目區內的80多個標準大棚,共實現收入421萬元,僅此一項,這個村人均可增收9600元。小牛群鎮金地村村主任王桂蘭,承包了土地,貸款40萬元,總投資50多萬元,集中連片建設鋼筋骨架塑料大棚18個,占地面積達20余畝,發展滑子菇、平菇、木耳等24萬單位,每天都雇用10多個人采摘食用菌。目前,王桂蘭正著手建一個暖棚作為實驗,待天氣轉冷,準備將5萬棒的滑子菇移入暖棚。王桂蘭說,由此可以使食用菌的采摘期延長兩個月。